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
广州
中国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 蜜蜂也能变成

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

新闻简报 PD41/07            2007年12月3日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 蜜蜂也能变成"蚕"

飞蛾、蝴蝶,特别是蚕,都是有名的丝生产者。我们也都知道蜘蛛用丝来织网。但是他们并不是仅有的能够利用丝的强度和广泛用途的无脊椎动物。

澳大利亚重要工业研究机构“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一位科学家塔拉•桑德兰博士(Tara Sutherland)和她的昆虫学小组一直在研究其它昆虫制造的丝。

他们近期工作的成果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的《卷曲螺旋丝关键结构特点的保存》一文中。

桑德兰博士说,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蜜蜂和蚂蚁都会吐丝,实际上它们确实会。“它们吐的丝的分子结构和飞蛾以及蜘蛛吐的丝很不一样,不是大分子蛋白质、平面结构,”她说。

“我们小组研究的织茧和筑巢的丝是由卷曲螺旋结构组成的。这是一种蛋白结构,它由多个螺旋式物质相互缠绕而形成。这种结构的丝质量轻但非常坚韧,”她补充道。

“之前我们就已经找到了蜜蜂丝的基因,现在我们又找到了大黄蜂、公牛蚁丝的基因,对它们进行了排序,并与蜜蜂丝进行了比较。这使得我们能够确定决定卷曲螺旋丝的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我们确认并比较了进化图谱中社会性膜翅目动物(蜜蜂、蚂蚁、黄蜂)织茧和筑巢用丝的卷曲螺旋蛋白质,”她说。

蜜蜂和蚂蚁制造的丝具有很高的性能。虽然这些物种都是在幼虫时期用相同的腺体造丝,但是对丝的利用则不尽相同。蜜蜂幼虫制造丝来加固它们化蛹的蜂蜡巢;公牛蚁幼虫编织单独的茧作为化蛹期间的庇护所;大黄蜂幼虫在蜂房内织茧(这些茧将被重新利用于储存花粉和花蜜);而编织蚁则把它们的幼虫当作“工具”,用于将新鲜植物叶子固定在一起,建立大的公有巢穴。

桑德兰博士说与传统的平面丝相比,这些昆虫进化出来的丝非常坚韧和稳定。可能正是由于这种非凡材料的进化,才使得社会性膜翅目动物得以成功生存下来。

卷曲螺旋丝在有刺社会性昆虫中很常见,即有刺的昆虫,但是寄居的带刺黄蜂不在此类当中。这些社会性昆虫在进化图谱中处于较高的位置。卷曲螺旋丝应该是在1.5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丝的研究是“农作物生物工厂计划”的一部分,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以及澳大利亚谷物研究与发展公司的支持。

有关本新闻的进一步详情请与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研究助理黎舒薇小姐联系,电话:(020)3814 0186, 邮件:[email protected]